时间:9月19日下午15:00—17:00
地点:博东110
主讲人:张树国
内容:
简帛文献对屈赋阐释的价值意义
屈赋流传史就是屈赋阐释的效果史,诸如屈原否定论、变法论、自杀论、大巫论均是效果史的体现。屈原是用战国楚文字进行楚辞创作的,但自秦朝统一文字后,传世屈原楚辞作品经过隶变以后也失去了战国楚文字特征。司马迁对汉初楚辞古隶写本进行创造性阐释,写成《屈原列传》;刘向整理楚辞文献,定屈原赋二十五篇,并在《九叹》组诗中表达了对屈赋的理解;东汉王逸在刘向楚辞定本基础上,进行章句阐释,而成为经典文本,但存在不少问题。以出土战国楚地简帛这一研究视域来观照屈原阐释的效果史,无疑会更加有的放矢。